而照射紫外線 B 有助於維生素 D3 的合成,
也是大家都一致認同的生理變化。
不過這種理所當然的見解,
若從嚴謹科學的角度來看,
其實是未必站得住腳的。
紫外線和維生素 D3 的合成關係,從來不是從烏龜的實際研究所得來的。
怎麼說呢?
科學精神所重視的,
就是大膽的假設之後,
便要進行小心的求證。
或許讀者會覺得這和烏龜有何關係?
可問題就在於,
至今為止的文獻資料,
從來就沒有任何一篇研究是針對烏龜體內的維生素 D3 濃度變化與紫外線的關係!
當我們在談論紫外線與爬蟲的時候,
總是在引述蜥蜴或蛇類甚至人類的資料,
卻沒有真正烏龜本身的資料。
我們在探討幾款爬蟲燈泡的維生素D3產出指數一文中,
也提到了所引用的都是人類的研究資料。
烏龜曬太陽時為何要四肢癱開,還有待更多的研究來解開謎團。
烏龜這看似簡單的紫外線與維生素 D 的關係,
卻是到了 2006 年才由路易斯安那大學的獸醫學博士 Acierno 等人所證實,
而且是發表於相當有份量的美國獸醫學研究期刊。
這篇研究的設計非常的簡單,
就是要探討紅耳龜(Trachemys sripta elegans)在有無照射紫外線的環境下,
體內的 25 羥維生素D3(25-hydroxyvitamin D3)的濃度差異。
美國的研究學者們將一歲大的紅耳龜飼養在室溫 30.0 至 31.1 度的環境中,
水族缸的水溫則維持在 25.5 至 26.6 度。
實驗以每六隻為一組分成了兩組,
都是餵食 Fluker 公司出品的澤龜飼料。
除了在實驗前後測量烏龜身上的 25 羥維生素D3 濃度變化以外,
美國學者還順便記錄了螺旋紫外線燈泡的衰退情形。
美國的這篇研究所使用的是 Fluker 公司出品的 Sun-glow 螺旋燈泡,
可惜文章中並沒有提及燈泡的功率,
僅是記錄了距離燈泡正下方 2.54 公分處和 22.86 公分取暖石表面處的紫外線數據,
並以第 0、7、14 和 21 日的方式來做比較,
同時記錄了螺旋燈泡之紫外線 A 和紫外線 B 的衰退情形。
紫外線實驗組每天照射 12 小時的人工紫外線光源,
對造組則完全只接受到環境周遭的光線。
烏龜體內的維生素 D3 變化。只靠飼料的烏龜也能獲得相當的維生素 D3 濃度,但比起照射紫外線組又差了一截。(單位:nmol/L)
經過 30 天以後的實驗結果發現,
兩組紅耳龜的體重增加並沒有差異,
都比實驗前增加了 10% 的體重。
至於體內維生素 D3 濃度的變化可就好玩了。
接受紫外線照射的紅耳龜,
體內的維生素 D3 濃度在 30 日後呈現巨幅的增高,
這完全是在意料之內的事。
但無接受紫外線的這一組紅耳龜,
在實驗 30 日以後體內的維生素 D3 也出現了據統計意義的增高幅度。
至於紫外線 A 和 B 在實驗期間的變化紀錄,
也可明顯的看出燈泡的衰退現象,
燈泡下方 2.54 公分處的紫外線 A 和 B,
分別衰退了 27% 和 40%。
比較讓人感到意外的,
是燈泡處的紫外線 A 和 B 強度都呈現了衰退的現象,
但在取暖石上的劑量則沒有顯著的差異。
這是個很值得深入探討的另一個話題,
不過本研究的重點不在於研究燈泡。
對照組紅耳龜之所以也能提高維生素 D3 的濃度,
美國的學者認為這和餵食的飼料有關。
不過當兩組最後結果相比較後,
顯然照射紫外線的紅耳龜體內維生素 D3 增高更多,
且達到了統計上的顯著意義。
動物從食物中攝取維生素 D 的例子並不罕見,
例如貓就沒法從皮膚和成維生素 D,
必須完全透過食物來獲得。
對於澤龜會吃肉的動物而言,
攝取維生素 D 並不是問題,
但對於以素食為主的陸龜,
照射紫外線很可能就比較重要了,
尤其是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下,
許多陸龜飼主以害怕高蛋白為由,
拒絕提供陸龜動物性食材,
嚴重限制了陸龜某些營養的獲得。
美國路易斯安納大學的這篇紫外線研究,
可說開啟了紫外線與烏龜體內維生素 D3 關係的第一扇門。
而且研究的結果很明確的告訴我們:
紫外線的照射對烏龜體內的維生素 D3 增高是很有幫助的。
雖然此研究留下了很多有趣的後續議題,
例如烏龜所接受到的實際紫外線照射劑量,
以及是否食物所提供的維生素 D3 便已足夠因應成長所需等等,
這些都有待更多的學者們進行客觀的研究和分析,
才能得到更明確的答案。
無論如何,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
就算是看似「想當然爾」的議題,
也必須經過實際嚴謹的求證,
才能確認相關性或因果關係。
美國路易斯安那大學的這篇研究即是一例。
畢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上,
有著太多的看似「理所當然」的假設,
在經由小心求證後卻遭到了推翻。
這是所有現代人都應提高警覺的陷阱。
已將原本的錯誤之處全數刪除。
在此對 raymo 致上謝意。
2010 年 12 月 31 日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