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龜理所當然的展開了積極的文獻資料彙整,
同時也和台灣兩位國際級的緬甸星龜專家持續進行熱絡的討論:
其中一位是具有十年的緬甸星龜飼養經驗,
並且在 2000 年便已經成功繁殖的劉醫師,
劉醫師幾年前自架的緬甸星龜網站可說中外馳名,
不論德國或美國的陸龜專家,
都曾經引用過他的緬星飼養繁殖經驗,
只可惜他的網站目前已經結束撤掉了。
另一位專家則是來自台灣的最大烏龜養殖戶,
曾在國際的陸龜期刊上發表過數篇相關研究,
對各種陸龜的養殖研究資料和經驗累積自然不在話下,
更重要的是,
他們的緬甸星龜繁殖經驗和成就,
對於緬甸星龜的後續保育和品種延續,
受到世界相關單位很大的重視和肯定。
劉醫師所提供自己製作的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背甲紋路分類法。
在最近的熱烈討論之中,
論及了市場上針對緬甸星龜的三個背甲紋路表現型:
粗紋型(fan-shaped)(或譯"扇背型")、中間型(normal-shaped)和細紋型(narrow striped)。
上述的中文分類翻譯乃是直接沿襲劉醫師的稱呼,
畢竟他是台灣的緬甸星龜繁殖始祖。
劉醫師根據自己的繁殖經驗推測,
粗紋型應是屬於隱性遺傳。
因為他所飼養的粗紋型母龜和細紋型公龜交配之後,
生下的子代個體表現型均為為細紋型的仔龜。
而劉醫師也表示,
粗紋型的緬甸星龜本身就不怎麼好養,
與細紋型雜交的後代也同樣不容易飼養,
可能和基因的問題有關。
更重要的是,
劉醫師的觀察發現,
粗紋型的緬甸星龜在市場上非常的難得一見。
緬甸某繁殖中心的某一批超過 50 隻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幼龜,大都是細紋型(narrow striped)的個體。
粗紋型的緬甸星龜很稀少的看法,
與 2007 年 Esser 等人所發布的年度報告是一致的。
根據該報告內容指出,
馬來西亞在過去二十年來有很多中間型的緬星在市場上銷售,
而過去兩年來僅有共近 20 隻的細紋型和粗紋型緬星出現在市場上。
這樣的報告與劉醫師對台灣市場的觀察相當一致,
畢竟台灣和馬來西亞的緬甸星龜進口,
可說同樣都是透過泰國引入的。
特別是對我這個初次飼養者來說,
釐清品系以便針對需求來調整飼養環境,
是具有重大意義的。
特別是台灣的秋冬即將到來,
我該如何讓小緬星過冬,
也會因品系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畢竟緬星可算是目前市場上最昂貴的陸龜之一,
凡事還是詳加求證比較安心。
繁殖中心裡三隻從野外捕捉到的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成龜,野生緬甸星龜也會發生隆背(pyramiding)。
根據 2006 年由美國 R. Hoekstra 和德國 H.-J. Bidmon 兩位專家共同執筆的一篇文章,
認為緬甸星龜的背甲紋路只區分成兩型:
也就是只有粗紋型和細紋型。
這麼一來我可就頭痛了,
因為我始終感覺自己的小緬星並不是細紋型的,
而劉醫師見過照片後也抱持同樣的看法。
那麼非細紋型的就會被歸類入粗紋型的嗎?
目前並不清楚粗紋和細紋這兩型,
是否來自同一產地,
或者為地理分布上的差異。
目前的推測是,
粗紋型的緬星主要來自緬甸西南方靠近泰國的地區,
也就是氣候較溫暖且溫和的區域。
可是台灣和馬來西亞的陸龜市場,
卻很難得見到粗紋型的蹤影。
嗨!答對了嗎?我真的就是一隻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喔。
不過兩位作者緊接著談到了,
粗紋型和細紋型的緬甸星龜,
在生活習性上是著截然不同的。
由戶外豢養的觀察發現,
粗紋型的緬星整天都很活潑,
成龜整天都可看到交尾和繁殖的行為。
而細紋型的緬甸星龜,
則僅會在清晨稍微活躍,
然後會休息至黃昏時再度顯得活躍。
兩位作者的結論是,
細紋型和中間型的緬甸星龜,
是非常健壯的陸龜,
況且行為和馬達加斯加的輻射龜(Astrochelys radiata)更類似而非印度星龜(Geochelone elegans)。
我可說稍微鬆了一口氣。
因為作者提到了中間型(intermediate),
也就是說,
德國和美國的專家共同認為,
中間型和細紋型同樣的健壯好養,
這樣的經驗和劉醫師的說法是相當吻合的。
看來我的小緬星屬於中間型的可能性是最大的,
而非飼養難度很高的粗紋型或扇背型。
中間型(normal-shaped)和細紋型(narrow striped)的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混雜在緬甸的一個繁殖中心裡。
此外根據緬甸的氣候資料顯示,
緬甸星龜原棲地的年均雨量介於 500-1000 mm 之間,
氣溫則介於夏天最高溫 43 ℃ 至冬天最低溫 4 ℃ 之間。
而從一些文獻來看,
緬甸星龜似乎比印度星龜(Geochelone elegans)不怕冷,
況且我在與奧地利的烏龜專家 Peter Praschag 博士會談一文中也提到了,
緬甸星龜在 12 ℃ 時還會爬來爬去的。
不過劉醫師的經驗卻指出,
緬甸星龜對於 15 ℃ 以下的耐受力不佳,
此時會出現禁食和精神委頓的現象,
特別是粗紋型的緬星。
尤其母龜此時又是產卵期,
寒冷而沒法下蛋對母龜非常的傷。
我向一位今年才前往緬甸原產地的老友請教當地的資訊。
這位認識超過 20 年的老友於是約我去他那裏看龜並賞圖。
沒想到我才踏進他的龜園,
就被一隻緬甸星龜不斷地追逐攻擊,
我既好笑又無奈地問老友:
「這隻緬星是把我當敵人?還是食物?」
老友笑答:
「他是把你當成食物啦!」
於是乎我真的停了下來看看會發生甚麼事。
沒想到這隻緬甸星龜果真不斷地啃咬我的鞋子!
而且差一點就咬中了腳趾頭!
這...沒搞錯吧...!
陸龜把人類當成食物來攻擊?
或者牠其實想吃的是鞋子?
在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鍥而不捨的追逐之後,我決定停下來讓牠咬到我。
之後隨著老友進到房內打開電腦內珍藏的圖檔,
兩人一起端詳了許多從緬甸拍攝回來的第一手照片。
看完以後我們有個共同的感覺:
緬甸星龜的背甲紋路,
會隨著體型和年齡的增長而變寬。
也就是說幼龜的紋路會比較窄細,
而成龜的紋路會變得較粗寬。
當然也有些成龜的紋路保持相當的窄細。
這到底是中間型的成長特色呢?
或者是專家們在認定不同型時,
忽略了個體大小和年齡所造成的差異?
我又再度陷入了一團疑雲之中。
我於是向台灣最大的烏龜養殖戶進行了求證,
發現也大都以中間型的緬甸星龜為主,
雖然也參雜著細紋型以及很可能是粗紋型的個體,
但依舊無法獲得很清晰的結論。
由於我的小緬甸星龜很愛吃蚯蚓,
再加上自己被緬星當成食物追獵的經驗,
當然也要順便請教了台灣最大烏龜養殖戶的經驗。
得到的回答竟是:
陸龜本來就會吃肉,
這有甚麼好大驚小怪的!
況且根據他們的經驗,
緬甸星龜的嗜肉性比印度星龜更高。
不過他們不餵陸龜吃蚯蚓而只給乳鼠,
因為擔心蚯蚓體內寄生蟲所可能引發的問題。
別猜錯喔!我既不是安哥洛卡陸龜(Astrochelys yniphora)也不是輻射龜(Astrochelys radiata)啦,我只是一隻很老的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啦。
我進一步問到餵食目前餵食乳鼠的頻率如何?
所得到的答覆是:
從前是每個月餵一兩次,
但兩年前 Peter Praschag 來台灣之後,
認為不需要給緬甸星龜吃肉,
所以後來就沒再餵了,
但輻射龜則還持續在餵乳鼠。
而且台灣最大的陸龜養殖戶就和我一樣,
很納悶的向 Peter Praschag 提出了相同的問題:
為何陸龜愛吃肉卻又不給?
這位來自奧地利專家的答覆和我先前得到的非常類似:
就像人類愛吃糖果,
可是吃多了卻不好。
好吧~
至少 Peter Praschag 並沒禁止陸龜吃肉啦。
原本好奇想要釐清自己的小緬星,
到底是粗紋型或中間型的,
以便抓準如何幫小陸龜過冬的大方向。
沒想到卻因此獲得了更多的訊息,
也對緬甸星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此再次感謝劉醫師、二十年老友和台灣最大烏龜養殖戶所提供各種豐富訊息,
尤其是劉醫師和老友授予自己珍藏的圖片在本網站刊登的使用權利。
粗紋型(fan-shaped)的緬甸星龜(Geochelone platynota)可說是陸龜世界裡珍品中的珍品。很可惜根據劉醫師表示,由於飼養相當困難,台灣目前的無粗紋型緬甸星龜應是所剩無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