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下了四十年來的最低平均溫度紀錄。
雖然並不是創下最低溫的紀錄,
但長時間的低溫對於變溫的爬蟲動物而言,
肯定是一大考驗。
我從前年的下半年開始,
就停止了冬天的夜間加溫,
總覺得北台灣的冬天低溫對於輻射龜而言,
尚在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況且只要白天的烤燈提供烏龜必需的熱源,
冬天的日夜溫差在我的看法是可以接受的。
至少去年就這麼安然度過了。
農曆過年後的一波寒流,導致公龜終於忍受不了,出現活動力驟減且龜縮的情形。

今年的春節期間,
北台灣的天氣難得放晴回暖,
兩隻大烏龜也優閒的曬著暖暖的冬陽,
並且胃口變好肯吃點東西。
有好一陣子沒見到陸龜胃口大開了,
這次的冬天令烏龜的食慾大減,
其實我也樂得輕鬆,
不必為了經常準備食材而忙碌或傷腦筋。
我心裡才想著:
最冷的一月份已過,
或許能鬆一口氣了。
但沒想到春節過後的又一波寒流,
可就打擊了我高興太早了。
話說家裡的公輻射龜,
雖然在交配季節裡對母龜緊迫盯人且不斷的騷擾,
平時公龜的表現其實是很紳士的。
不論是搶取暖或龜窩位置,
母龜的舉止相當的霸氣,
絲毫不肯忍讓公龜。
就以冬天來說吧,
母龜經常霸佔著烤燈下最溫暖的地點,
公龜只能在一旁分享一點「餘暉」,
有時候公龜好不容易等到機會能移致烤燈正下方,
都還沒坐暖的時候,
母龜就走過來把公龜擠到一旁去了。
這兩年來的冬天,陸龜的飼養環境完全只靠一盞 80 W 的珠寶燈(PAR38)來提供白天的熱源。

這樣的情形看在我眼裡雖然有點不捨,
但只要烏龜都還健康,
我就不太去干涉。
不過春節過後的這一波寒流來襲,
公龜終於抵擋不住了,
整個表現出緊縮不動且雙眼緊閉。
礙於工作忙碌無法抽身帶公龜前往就醫,
我只能以蠻力介入的方式,
把母龜從烤燈下搬走,
並且把公龜搬至烤燈的正下方。
晚上的時候再把公龜搬入龜窩內。
公龜雖然龜縮且雙眼緊閉,
到了白天還是會爬到外面來,
不過終究爭不過母龜,
只能望燈興嘆沒取暖的份。
直到我發現干涉搬動為止。
逐漸的,
公龜的鼻子吹起了泡泡,
然後發展成流鼻水的症狀,
到了今日嘴吐白沫都出現了。
雙眼緊閉且鼻子吹泡泡的陸龜。

就在今日下午,
也是我唯一有空閒的時段,
終於帶著公龜前往就醫了。
打了通電話委請水族寵物生態的周社長幫忙介紹,
我就這麼前往一家對於陸龜治療相當有經驗且在北台灣頗具盛名的動物醫院。
這是我第一次進入動物醫院,
以前從來也沒想過會有這麼一天。
總覺得自己應該會是個很快樂也很幸運的陸龜飼主,
沒這麼倒楣也要去涉及陸龜的疾病領域。
但該來的還是會來。
陸龜裝在 45x30 公分的紙箱內,準備前往就醫囉。此時才驚覺原來公龜已經長得那麼大了!

動物醫院的院長透過向我問診來了解可能的情況。
我據實以告的表示,
最可能是全年戶外放養卻只用了一盞 80W 的珠寶燈(PAR38)當作白天的烤燈,
況且這盞烤燈也已經用了兩年多了,
發光和發熱效率早就大減,
加上霸氣的母龜為了自己的取暖老是佔據最佳位置,
終於導致公龜的忍受超過了極限。
獸醫師對我身處北台灣還用這麼低功率的取暖燈感到有些驚奇。
我的確低估了這次冬天的威力。
不過更讓獸醫師訝異的是,
我長年餵食陸龜吃兔子飼料,
輻射龜竟然也能長得那麼健壯。
既然心愛的陸龜進入動物醫院,
免不了的許多標準檢查都得進行。
連拍了三張的 X 光片以後,
尿液也加以採樣在顯微鏡底下檢查。
還好尿液的鏡檢則安然無恙。
從三張 X 光片來看,
可看到我家公龜的背甲並沒有發生代謝性骨病的變化,
也沒有見到任何的結石現象。
這意味著我過去幾年來的飼養,
對這隻烏龜來說是很健康的做法。
不過從正面觀的片子中,
我們見到了左下肺發生了輕微的肺浸潤現象,
也就是說確認有肺炎的情形。
烏龜側面觀的 X 光片。肺臟整體而言還算清晰,且背甲並未出現代謝骨病的變化。

接著我們討論如該如何治療這隻公龜。
在三種治療的選項當中,
我選擇了自己帶回家打抗生素的方案。
讓烏龜住院治療或許會恢復得較快,
但花費很高且我無法學會如何醫治烏龜;
灌注口服藥的方是以公龜目前的現況,
恐怕是滯礙難行的做法。
況且抗生素和醫療器材的取得對我來說毫無困難的,
於是我向獸醫師請益如何幫烏龜打針或做治療,
獸醫師也很大方的教授相關的治療技巧。
除此以外,
獸醫師還囑咐治療期間要將公龜完全放在室內,
並且隨時提供熱源讓烏龜能自己取暖,
另外每兩天就給烏龜泡溫水半個小時,
如果烏龜願意吃就給食物,
不吃也沒關係,
畢竟這麼大隻的烏龜體力和耐力是很夠的。
烏龜前面觀的 X 光片,箭頭處的左肺下方有肺浸潤的現象(影像因翻拍效果失真)。

我問獸醫師天氣放晴時是否要讓公龜曬太陽。
獸醫師用手使勁在公龜的背甲上敲敲按按的,
然後表示道:
夏天時紫外線照射很夠的話,
冬天沒曬太陽是沒關係的,
所以可以放心。
我是第一次聽聞有關紫外線這樣的說法,
而且是來自治療陸龜經驗老到的獸醫師且在北台灣頗具盛名的動物醫院。
更讓我驚訝的是,
獸醫師建議我偶爾可給輻射龜吃肉,
而且輻射龜很愛吃肉!
我趕緊接著問:
「是所有的陸龜都吃肉?
還是只有輻射龜?」
此時獸醫師回答:
「就輻射龜,
不是所有的陸龜。」
我很好奇的問:
「餵麵包蟲嗎?」
獸醫師的一邊嘴角露出了微笑,
透露出一種「麵包蟲不算甚麼」的表情。
我繼續猜測:
「餵乳鼠嗎?」
獸醫師點點頭。
我接著問:
「輻射龜吃得下乳鼠嗎?」
獸醫師笑而不答,
似乎感覺得出我問到了一個有點兒幼稚的問題。
烏龜正面觀的 X 光片。腸胃道無脹氣的情形,體內也未發現結石。

此時公龜很配合的也解出了一小條成型的大便,
所以也順便做了大便的檢查。
結果在鏡檢下發現了少量的鞭毛蟲。
這下子我可頭疼了。
獸醫師表示,
少量的鞭毛蟲在健康的個體上,
可以不必立即驅蟲,
這一點看法和德國的看法很一致。
鞭毛蟲的來源最主要是飲用水和食物,
糞便出現少量的鞭毛蟲並非飼主照顧不周所致。
但問題是我的公龜目前還感染了肺炎,
在抵抗力這麼差的時候,
驅蟲就最好要進行了。
由於治療鞭毛蟲的藥也是我經常開立使用的抗生素,
獸醫師就直接告訴我投藥的劑量和頻率,
讓我回家自己進行治療即可。
感染肺炎和鞭毛蟲的公輻射龜。漫長的治療之路才跨出了第一步,莫非...我也得習當獸醫?

這次的公龜肺炎事件,
並不會改變我冬天夜間不幫龜窩加溫的做法,
加強白天取暖燈的功率才是改進的重點。
畢竟兩隻「大」陸龜要去搶一盞 80W 且已經衰退的微溫烤燈,
不夠霸氣的個體總是很容易吃虧。
改善的方式有兩種做法,
一者為改用功率更高的取暖燈,
另一種做法則是再增添一盞烤燈。
我目前傾向選擇第二種做法,
畢竟熱點越多越能保障每隻陸龜的取暖權力。
原本抱持僥倖心態,
認為自己不至於也要去「了解」陸龜疾病的,
如今卻一口氣就遇上了肺炎和鞭毛蟲。
在動物醫院幫公龜打了一針長效型抗生素後,
回到家裡的漫長治療之路才即將展開。
增加白天的烤燈功率或另增一盞烤燈,是有待積極改進的項目。雖然北台灣的冬天不算太冷,但要兩隻大烏龜搶一盞 80W 的取暖燈,真的是有些離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