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Erich Sia
我從事野外原野爬蟲學的研究已經超過了 20 年,
每一年會在整個地中海區域內的許許多烏龜分布地點,
進行好幾次的研究。
一開始的時候我原本只觀察陸龜而已,
到後來便很積極的研究陸龜的生活方式與行為。
依據不同生境地點的溫度狀況,
陸龜從二月開始便陸續從原本躲藏的地點挖掘爬出,
以接受春日太陽的加溫。
所有的陸龜就又再度活力充沛,
並且視氣候狀況而定,
恢復了以往的每日生活作息。
比較例外的是生活在較內陸涼高海拔的爽生境地點之陸龜族群。
在那裏生活的陸龜由於溫度的關係,
會比較晚恢復活力,
不過在此同時,
植物的生長和開花也都延遲至夏天。
陸龜每一日的活動期,
是由第一道陽光照射到底床增溫開始的。
陸龜由躲藏的地點爬出,
並且接受大量的日光浴。
在達到代謝的溫度時,
陸龜將變得非常活潑。
牠們接著前往自己的覓食之路,
或者探索自己的地盤。
隨著中午高溫的到來,
陸龜躲入了灌木叢之中,
以等到午後再度活躍起來。
當太陽還沒下山時,
陸龜就又會回到自己的巢穴當中,
並且在此把自己埋其來過夜。
歐系陸龜基本上會避開開闊的環境。
幼龜之所以會出現在開闊的空間,
是因為這種環境對於從上方來的獵食者來說,
甚至覺得更不自在。
在棲息地的每一隻成龜個體都需求一個小小的活動範圍,
並在此尋找自己的隱身之處。
歐系陸龜並沒有領域性,
所以也就沒有攻擊性的行為,
這意思是牠們並不會去保衛自己的活動空間,
而是在同一棲息地內與其他的同伴形成一種不嚴謹的同盟,
況且活動範圍往往也是嚴重的重疊。
陸龜偏好挖掘的地點為濃密且經常多刺的灌木叢、草堆、老樹幹或大岩石下方。
現成的小洞穴或由其他動物所挖掘遺留的地洞,
陸龜偶爾也很樂於當成藏身之處。
如果棲息地沒發生變化的話,
這些躲藏地點會長年當成休息甚至冬眠的地點。
歐系陸龜在野外的躲藏地點,
基本上只住著一隻成龜。
只有當棲息地內的隱藏和躲藏地點太少時,
歐系陸龜才會多隻擠在一起。
典型的這種環境為植被還相當稀疏的希臘山區。
通常唯一的狀況是,
幾平方公尺大的小小活動範圍彼此嚴重的重疊。
雄龜的活動空間約略是雌龜的兩倍大。
如果在春天的時候兩隻雄龜碰了面,
通常可見到打鬥行為。
這些打鬥和求偶對決非常的類似,
而且通常是有體型較大且強壯的一方獲勝。
但這些對決行為和保護領域是毫無關聯的。
而「弱者」會快速的走開。
在冬眠結束後沒多久,
雄龜會比雌龜早爬出來,
在自己的活動範圍附近繞一大圈,
想尋找雌龜。
如果雄龜遇到了雌龜,
便會展開求偶儀式,
求偶儀式則每一種陸龜都不一樣。
雌龜除非是產卵季節,
否則的話不會離開她的活動範圍,
如果有必要的話,
也只是為了找食物而以。
野外的陸龜是個遊牧民族,
根據食物和情況的需求,
可能在自己的生境內尋找,
也可能離開自己的活動範圍進入更大的區域。
兩隻雌龜相遇的話會不理會對方,
或者彼此嗅了一下就立刻各自離開了。
春季的時候整個地中海地區都在下雨,
所以陸龜不只經常定期接受淋浴,
也會在積水的地方飲水,
以能夠恢復冬眠後的水平衡。
烏龜已知也能透過皮膚和泄殖腔吸收水分。
透過降雨使得青草和雜草在二月時便開始成長。
到了四月初陸龜的生境便陷入一片真正的花海之中。
就連貧濟沙漠的土地上也鋪滿了由花朵組成的地毯。
在空氣中瀰漫著花香和野草的氣味。
春天的時候陸龜以花朵和新鮮多汁且富含維生素的綠色植物為主食。
在野外的環境中,
剛過冬眠的春季以及秋季,
是主要的交配季節。
在這段期間陸龜非常的活躍。
春天交尾後幾個星期,
雌龜便產下了第一窩蛋。
根據品種的不同,
在幾個星期後又產下了第二或第三窩。
歐系陸龜之地域性非常的強。
牠們的祖傳活動範圍主要是在有樹幹或灌木的地點,
這些地點對於卵的孵化來說,
強烈的太陽照射往往不夠,
而地表相溫度也不夠高。
基於這樣的理由,
懷孕的雌龜為了產卵會離開自己的活動範圍,
並且尋找太陽能夠直射的空曠區域,
尤其是植物成長非常矮小的潮濕地點。
為此雌龜可能走上好幾公里的路程。
基於保護仔龜不被掠食的原因,
產卵的洞穴不會選在空曠的空間,
而是附近總是有些稀疏小灌木的地點。
在產卵完畢以後,
雌龜靠著自己留下的氣味和方向感,
很容易的又找回了自己原本的活動範圍。
因此大多數的雌龜總是選在同一地點產卵。
在某些地區固定有產卵地點,
因為整個附近的雌龜都來此產卵。
都可以觀察到這種移動推擠的行為。
陸龜很不安分的爬動,
並且想突破籓籬而出。
原文網址:
www.testudo-farm.de/html/lebensweise_im_habitat.html
待續...
歐系陸龜主要包括了:
赫曼陸龜(Testudo hermanni)、緣翹陸龜(Testudo marginata)、歐洲陸龜(Testudo graeca)和一部分的四趾陸龜(Testudo horsfield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