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的動物認知研究,
都把實驗和觀察對象集中於哺乳動物和鳥類,
對於爬蟲類的研究可說少之又少,
就在 2010 年的三月底,
一群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學者,
發表了一篇相當受到矚目的研究,
其標題是:
一種無社會習性爬蟲(紅腿象龜)的社會學習
Social learning in a non-social reptile(Geochelone carbonaria)
這群女科學家提出了一連串的疑問:
爬蟲類、鳥類和哺乳類都是由共同的羊膜始祖演化而來的,
因此彼此間可能分享著行為上或外觀上的共同特點。
可是這個共同的始祖是生活在兩億八千萬年前,
所以不同的特點和能力也可能已經有所發展。
雖然動物認知發展的研究非常的重要,
可是針對爬蟲類學習能力的調查卻非常的少。
在僅有的少數針對爬蟲研究中,
爬蟲認知技巧的被發現證據很少。
然而有很多這一類的研究,
是在不合適的環境中進行的,
例如熱帶烏龜用低溫的環境來進行實驗。
由於爬蟲是冷血動物,
想要進行實驗,
就要提供爬蟲類似於原生態的環境溫度。
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
真正的認知能力才得以測試出來。
動物向同種的其他份子學習,
這種動作是有適應性的。
群聚生活的動物,
例如哺乳類、鳥類、魚類和昆蟲,
能夠透過觀察其他成員如何解決問題的方式,
學會如何解決來某一些問題。
然而至今從來就沒有任何研究,
針對爬蟲的社會學習行為進行過研究。
可是此一特性的演化來源,
也就是透過觀察來學習的能力,
是否還存在著?
如果提供了洽當的環境,
紅腿象龜(Geochelone carnonaria)是不是能表現出某種社會學習的證據呢?
生活在社會群體內的動物,
才會促進社會學習的行為。
這樣的看法產生了一種假設,
即社會學習行為乃是源起於社會生活。
可是要測試這個假設的研究,
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干擾因子:
有些物種的學習能力就是比較好。
對於社會任務表現較好的物種,
在執行非社會任務時也會表現比較佳。
維也納的研究學者認為,
他們找到了能凸顯這個問題的方式。
研究人員採用了無社會習性的爬蟲~紅腿象龜,
用以探討陸龜是否能從觀察其他同伴行為的方式,
來完成某項的任務。
假如社會學習是適應社會生活的一種方式,
那麼紅腿象龜就無法透過觀察的方式,
成功的學習同伴的行為。
可是如果社會的學習能力,
僅是和一般的學習能力有關,
那麼任何有學習能力的動物,
也都能運用社會信號,
就如同能運用任何的環境信號一樣。
紅腿象龜基本上是個獨行俠,
分布的區域在中美和南美洲的熱帶森林。
紅腿象龜並不會生活於固定的群體之中,
父母親也不會照顧下一代。
也就是說,
紅腿象龜終其一生都過這獨居的生活,
在偶爾的日子裡遇到了同種的夥伴,
彼此打量了一番,
如果是異性的夥伴,
就進行求偶然後生些蛋。
如果是同性的夥伴,
那就各走各的。
紅腿象龜可說是沒有社會生活的。
在這個研究中,
八隻紅腿象龜被放養在一起達兩個月的時間,
同種夥伴間有相當多的接觸時間。
這顯然並不會因此導致適應社會活動的發展。
雖然紅腿象龜都生活在一起,
卻都未曾見過其他夥伴被抓去做任何的實驗任務。
為了進行這次的實驗,
紅腿象龜被分成了兩組,
而且兩組的年齡和性別分布都是一樣的。
這次實驗的目的,
是要陸龜去吃到食物,
不過這些食物是放在一個V字型的圍籬後方,
將紅腿象龜和食物加以隔離開來。
第一組(非觀察組)的陸龜要自己試著找出吃到食物的方法;
第二組(觀察組)的陸龜則先看著一隻受過訓練的陸龜,
繞過圍籬去吃到時候,
然後才輪到自己上場試試看。
這個任務會很難嗎?
基本上陸龜的謀略能力並不好,
在這個實驗中,
陸龜為了要吃到食物,
要先漸漸增加與食物之間的距離,
然後才從角落繞回來,
並縮短自己和食物之間的距離。
對於一個沒有能力計畫未來的陸龜來說,
增加自己和目標之間的距離,
是完全無法理解的一件事。
首先登場的是四隻非觀察組的陸龜。
這四隻被用來測試,
是不是能夠自己走去吃到食物。
每一隻陸龜每天都測試一次,
實驗進行至第十二天為止。
結果如何呢?
沒有半隻紅腿象龜成功的吃到食物。
所有的陸龜都很急著衝向圍籬,
也就是在視覺上看得到食物,
但是沒有任何一隻曾經試圖繞道而行。
有些陸龜試著要強行跨過圍籬,
但大多數是選擇放棄,
並且睡覺去了。
在非觀察組中,
有一隻叫做 Wilhelmina 的紅腿象龜,
後來被煞費苦心的訓練,
學會了從圍籬的右側繞道,
並且去吃到了食物。
Wilhelmina 總過經過了 150 次的嘗試,
才達成了可靠的表現。
現在輪到觀察組上場了。
每一隻觀察組中的陸龜,
都放在一個籠子內,
觀看 Wilhelmina 是怎麼去吃到食物的。
隨後 Wilhelmina 被人移走了,
食物重新填滿,
而且地上的木屑全部重新換新,
以免其他的陸龜去追蹤 Wilhelmina 的氣味。
然後觀察組的陸龜從籠子裡放了出來,
讓牠們自己去吃食物。
都獲得了某種程度的成功。
陸龜吃到食物的總成功次數為 29 次,
個別介於 2 次到 12 次之間。
比較令人感到有趣的是,
從圍籬右側繞行成功的有 21 次,
而從圍籬左側繞行成功的有 8 次。
除了一隻陸龜以外,
其他的三隻陸龜之第一次成功,
都是由圍籬右側繞行吃到食物的。
由統計學來計算,
這樣的情形並不是用機率可以解釋的。
本研究最值得重視的地方,
就是發現原本在野外沒有社會習性的紅腿象龜,
竟然能夠運用社會訊息來處理問題。
觀察組陸龜有時候是繞過圍籬的左邊來抵達目的,
意味著紅腿象龜能透過觀察 Wilhelmina 的行為的方式,
學會了更進一層的問題解決方式。
其中有一隻觀察組的紅腿象龜,
完全是從左邊繞過抵達目的,
另外有兩隻則是左右邊都有,
不過以右邊為主,
完全只從右邊抵達目的的,
只有一隻紅腿象龜。
這篇可說是第一篇證實無社會性爬蟲也有社會學習的行為的論文,
而且提供了很確切的證據,
說明社會生活並非社會學習的先決條件,
而一般的學習能力才更可能與社會學習有關。
觀察組的陸龜也可能只把 Wilhelmina 當成環境中,
各種訊息來源之一而已。
下一步該做的實驗,
或許應要觀察陸龜是否也能從其他動物或物體上學習。
例如紅腿象龜看到的,
是一隻狗如何解決問題,
那是否陸龜也能從狗身上學到技巧?
如果紅腿象龜也能從狗身上學到這些技巧,
那就根本不能稱為社會學習了,
而只能稱作周遭環境的資訊來源。
但如果紅腿象龜只能從同種的伙伴學習,
或者學習的速度更快且效果更好,
那麼紅腿陸龜就真的有社會學習的能力了。
另一個令人關切的議題是,
紅腿象龜在野外是否真的無社會習性?
紅腿象龜的生態觀察,
大都集中在熱帶雨林區,
此處的紅腿象龜生長在飲食豐富的區域,
不太需要相互學習生存的技巧,
因此很容易導出紅腿象龜無社會習性的觀察結論。
根據德國前爬蟲協會會長 Vinke 在 2003 年的報告,
發現在阿根廷半乾燥氣候區的紅腿象龜,
有所謂的辨認儀式和溝通儀式。
這些紅腿象龜住在相同的洞穴內,
為了能夠在半乾燥氣候中存活,
紅腿象龜的幼龜不但向自己的父母親學習,
也向其他的紅腿象龜學習,
如何在乾季中找到水分豐富的仙人掌來吃,
作者很驚異的發現陸龜的社會行為。
這不禁令人懷疑,
許多野外研究認為陸龜無社會習性的研究,
是否會因調查範圍太小或時間太短,
導致資料的蒐集不全,
甚至做出錯誤的結論。
無論如何,
紅腿象龜的社會學習行為,
經由奧地利的研究證實,
的確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