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遇到了一位 19 年沒見的舊識 Bernd Degen 先生。
來自德國的 Bernd Degen 可說是國際七彩神仙界的名人,
當年他來台灣演講七彩神仙養殖時,
我還擔任過他的德語即席翻譯。
我在評分完水草造景比賽以後,
前往七彩神仙區向 Degen 先生以德語向他問候,
他的記憶力相當好,
立刻想起了我並問到:
我們多久沒見面了?
我笑答已經 19 年了!
我引領 Bernd Degen 暫離七彩神仙評分區,
前往水草造景比賽區。
他一見到水草比賽區的造景,
就脫口而出說這些都是"天野風格(意指「自然風」)"的造景。
我告訴他其實並不太一樣,
因為台灣很重視紅色水草的呈現,
而天野尚則不然。
已經有 19 年未曾見面的舊識:來自德國的 Bernd Degen 先生,正訴說著他對水草造景風格的看法。
我隨後問 Bernd Degen 先生,
是不是也擔任過水草造景比賽的評審?
他回答道:
他兩年前擔任過德國水草缸之藝術的水草造景比賽評審,
但由於理念不合與大會起過爭執。
因為德國的比賽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就要完成布景,
這對於許多經年累月用心設計並維護造景的人士來說,
是種非常不公平的比賽方式。
他感覺台灣也和德國一樣,
只是在進行現場插花的比賽,
我則告訴 Bernd Degen 先生,
台灣的參賽者在一至一個半月前就開始進行造景了。
在德國受歡迎的程度如何?
他表示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接受這種風格的造景。
我又接著問他荷蘭式水草缸在德國還受歡迎嗎?
他表示:
水草向來是德國水族缸內的一部份要素,
而德國人傳統上的水草造景,
就是以荷蘭式為範本,
所以至目前始終都有荷蘭式的水草缸。
凹陷型的岩石造景其實頗受歐美水族造景師的歡迎,只可惜來到重視紅色水草的台灣,想獲得好名次真的不容易。
回到正題吧。在這次的 60 公分組當中,
總共有 40 個參賽缸。
評審們在第一輪挑出了個人最喜還的八缸,
然後進入第二輪的複賽。
這一組參賽缸的尺寸是 60x45x30 公分,
可說是最容易在短短一個月內發揮的水族缸。
老實說,
我看到了好幾個令人眼睛一亮的水族造景缸,
但老話一句,
遇到了具台灣特色的水草造景比賽,
就不得不中箭落馬了,
例如有些缸子的紅色水草太少了,
例如有些缸子裡沒見到半條魚。
也會透過照相攝影來看造景,
感覺與正面對著水族缸是完全不同的。
但在此必須強調的是,
台灣的水族造景比賽,
並非水族攝影比賽,
而是正面端詳水族缸的評分。
因此有很多霎那捕捉的美麗畫面,
會和當場欣賞或評分時,
有著相當的差距。
這一缸其實非常有創意,透過3D立體風景背景板,和水族造景融為一體,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手法。
而三位評審在挑選最佳創意獎時,
不約而同地都看上了榮獲第五名的佳作。
深幽森林枯木的感覺,
在眾多以紅色水草為主的造景缸中,
顯得格外醒目。
雖然此缸也因紅色水草比例問題被扣不少分數,
但我們共同認為,
至少最創意的表現方面,
必須跳脫紅色金箍咒的束縛,
因此共同決定頒給第五名的作品。
我們還是看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