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見到了奈米造景缸裡面放養了魚隻,
轉頭告訴我說:
這在德國是違法的!
我很訝異的問他為什麼?
Bernd Degen 先生說:
德國政府規定想養一隻魚,
就得要有 54 公升的水量。
我很納悶的問:
是指每一隻魚要有 54 公升的游動空間?!
他趕緊解釋道:
不!不!
是至少要有 54 公升的水量,
水族缸內才能准許放養魚類,
那怕是一隻魚、一群魚或多種魚。
Degen 先生接著表示:
但是奈米缸裡飼養蝦子是准許的,
因為蝦子是無脊椎動物不是魚類,
德國近年來也很風行奈米缸,
由於水容量受限無法放養魚類,
這也是蝦子在德國很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他反問我台灣的水族館是否有販售小玻璃瓶裝的鬥魚,
我委婉地回答道:
我們沒有這方面的法規。
Bernd Degen 先生很無奈的表示,
德國政府甚麼都要管,
凡事都訂了法規要遵守。
看來,
我們比德國的水族愛好者幸福多了......
參賽選手之一正在幫奈米缸小心翼翼的澆水,一個不注意可能就會發生難以挽回的憾事。
我們不談 Degen 先生了,
還是回到正題吧。
我們三位評審剛報到的時候,
主辦單位就引領我們先去看一個可能會有爭議的缸子。
這是一個奈米組的參賽缸,
其實參賽者非常的有創意,
他將水族缸的周圍也做了佈置和設計。
但問題出在沒有任何其它的參賽缸也這樣做,
如果這個缸子因此脫穎而出,
主辦單位擔心會有其他的參賽者出面抗議。
我們共同的看法是,
如果比賽規則並未明定不得在魚缸外部進行美化修飾,
實在沒有理由取消參賽資格,
這對於發揮巧妙心思的水族造景者來說,
也是非常不合理的打擊。
我們也都承諾,
在進行評分的時候,
只把焦點放在水族缸內部的造景,
不會理睬外部的美化工作。
榮獲最佳創意的奈米造景缸,雖然從比賽規則來說接受度會有疑慮,但許多初次接觸奈米缸的人其實會很喜歡這樣的風格。
台灣今年水草造景比賽所採用的奈米缸,
不再是過去的高聳款式,
而是較為傳統常見的外框 28x27x19.2 公分小缸,
總水量也僅有 12 公升。
造景的難度相對而言,
也較以往更高了,
不過依舊吸引了 40 缸參賽作品。
雖然很可惜有一個作品臨時撤掉,
但並不影響到比賽的盛況。
我們三位評審一致認為,
在奈米缸的比賽規則中,
應該把紅色水草應佔 20% 的這一條刪除,
或者至少要修正佔分比例。
因為相較於 90 公分和 60 公分的大中型水族缸,
奈米缸非得使用紅色水草的作法,
將削弱了奈米缸透過創意所帶來的驚豔感。
此外由大會所提供的奈米缸燈具來看,
似乎有待提升照明強度,
因為有許多紅色水草,
在使用這樣的燈具栽培下,
並無法呈現常見的紅色表現,
反而使得紅色水草變成扣分的標的。
奈米缸的空間小,水草種類不宜過多,以免容易出現雜亂的感覺。
而當奈米缸的比賽成績出爐後,
也不知是否因評審受到主辦單位事先暗示或關切的原因,
擔心會有爭議的奈米缸並未獲選前六名。
但當主辦單位請我們挑出最有創意的奈米缸時,
我們又不約而同的認為,
創意就是要跳脫原本的遊戲規則囉。
那麼這個獨特的巧思缸,
就被我們選中成為最有創意的造景缸,
至少參賽者的巧思獲得了應有的肯定。
我常常有個感覺,
那就是透過照片反而比現場觀看來的清晰或漂亮。
畢竟照片看到的是美景,
而現場看到的,
卻是要去注意每個可能的得分或扣分細節。
這是台灣式比賽很殘酷的地方,
但至少是公平的競爭法則。
只不過有很多水族造景師習慣透過照片來修飾或改變造景,
在面對台灣式的水草造景比賽時,
恐怕有必要修正對策,
才能爭取到更高的榮譽。
不多說廢話了,
賞圖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