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臺灣觀賞魚博覽會(Taiwan International Aquarium Expo)參觀一下。
根據以往的經驗,
在星期五下午前到展覽會的最大好處是,
入場的參觀人數最少,
比較不會人擠人走馬看花的。
況且此時主要以相關的水族業者為主,
比較容易彼此打聲招呼。
其實我本來有一點猶豫的,
因為聽說這次的博覽會以觀賞魚為主,
水草並非主要的展出項目。
不過就衝著這是第一屆「純」水族的博覽會,
那就去看一看吧。

當我才剛走進會場時,
果真立刻遇到了一位資深的水族界老朋友。
他雖為臺灣的水族界人士,
這一次卻是以中國大陸某區水族協會代表的身分來出席開幕會。
我問他對於這次觀賞魚博覽會的看法,
想不到聽到了很不一樣的聲音。
他表示「民脂民膏」,
政府既然要出錢協助水族界辦展覽,
那麼應該還可以辦得更好才對,
他覺得這個博覽會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以他經常走訪世界各大水族展覽的經驗,
用來檢視臺灣這次的觀賞魚博覽會,
或許太嚴苛了一點。
我們聊幾句以後就各自分開了。
我首先直接走向了企業形象區。

老實說,
看了本次博覽會的企業形象區,
以一個水族愛好者的眼光來看,
真的還蠻失望的。
首先是參展的廠商真的好少,
有好多耳熟能詳的品牌,
都沒出現在攤位上。
一個號稱是國際性的展覽,
這樣的參展廠商數量,
不小心會被外國訪客誤解,
以為臺灣的水族企業或設備都相當的貧乏。
其次是所展示的產品,
並沒有啥特別新奇的東西。
這我就很難理解了,
國外明明有許多很不錯的水族設備,
而且都上市好一段時間了,
為何臺灣的水族廠商都視而不見?
例如多年前我在日本旅遊時,
就已經看到了專門用來控制冷風扇或冷水機的控溫器,
臺灣夏天水草缸高溫的問題,
只會比日本更嚴重且更久,
而日本的水族業者會推出產品以符合市場的需求,
臺灣竟然至今都還看到類似的東西。
難不成臺灣的水草玩家,
都捨得花錢去買冷水機?
或者水草玩家也都曉得如何玩「繼電器」?

不過撇開這些「硬體」方面不談,
臺灣的水族玩家們在國際上的許多表現,
可說是成績斐然的。
不論是七彩神仙、水晶蝦和水草造景,
都獲得了多次的世界冠軍。
不論臺灣人的水草造景藝術創意,
或者是精心培育魚蝦品種的功夫,
都是很值得驕傲的。
魚的方面我就比較沒興趣,
水草缸和水陸缸我可就很注意了。
尤其是中央部分的熱帶雨林風情佈景,
再搭配上幾個精心設計的水陸缸,
的確給人很不同的感受。

老婆大人陪我在這區也是待得最久的。
她以一個非水族愛好者的角度來參觀,
也是覺得這是最吸引人的一區。
我們參觀之後,
老婆大人突然對我說:
那兩個廢棄的水族缸,
可以拿來變成水陸缸,
並且願意把書架還給我來用。
自從上次的木炭實驗缸撤缸以後,
書架就被老婆大人徵收使用了。
她因為研究中國歷史的關係,
有著太多的史書典籍要存放。
沒想到這一趟參觀,
竟然讓她也對水陸缸感到興趣。
不過老實說,
如果真的要玩,
我寧可進行一些水草的栽培試驗,
因為有對照組可以來協助我心中的許多疑惑。
至於水陸缸嘛,
我真的看不太上眼,
畢竟我玩過了更高階的沼澤缸。

不過老婆大人最後也做了補充,
她還是覺得我從前房間裏的沼澤缸最漂亮。
不但水中的水草搖曳生姿,
陸上和空中也都常常可見盛開的花朵,
最重要的是,
白天能看到攀木蜥蜴活蹦亂跳的,
晚上睡覺時又能聽見青蛙的叫聲。
老婆大人說,
日後只要搬新家或空間許可的話,
她會准許我讓當年的沼澤缸再現風華的。
這一句話算是我此次參觀觀賞魚博覽會的最大收穫吧。
廢話不多說,
看看一些造景吧。
令人著迷的熱帶雨林景觀區:









水草造景世界冠軍缸再現:



會場內的水族街也有一些不錯的水草造景缸:






被外國人視為臺灣風格的造景缸:



猜到了嗎?
就是這些雕像、小橋和房屋,
成了「臺灣風格」的造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