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Paludarium
George Lo(羅士俊)算是我們水族嗜好裡最先鋒的水族造景師之一。
他和弟弟 Steven 在加州的舊金山共同創立了 AquaForest Aquarium,
可說是由愛好者轉型為企業家而且專精於自然風的水族造景。
George Lo 經常受邀至世界各地發表水族造景和水草缸相關主題的演講。
問:
George,
請和大家多談一點你自己的背景。
答:
我出生並成長於台灣,
在我 13 歲的時候全家移民至加拿大的多倫多。
我在加拿大住了約四年後決定到美國來,
那時候我是 17 歲。
我畢業於舊金山州立大學,
並取得了細胞與分子生物學的碩士學位。
我一直對大自然很感興趣,
特別是和水有關的大自然。
只要一看見有水池或小溪流過,
我就仔細觀察並找找看裡面是否有魚或水草。
我從很小的時候開始養魚了,
不過已經不記得到底是何時開始的。
我記得在十歲的時候就在小塑膠桶裡養過朱文錦,
也很想在裡面放一些水草,
因為在我的印象裡魚類和水草總是要在一起的。
可是我那時候找不到任何的水草,
所以就從我媽媽的花園裡拔了一些植物放進自己小小的水族缸裡。
當我一把植物放進去後,
就看到了小小的氧氣泡泡開始從植物中冒出來,
並對這個「現象」感到太神奇了。
從那個時候起我就不斷試著把魚和草養在一起。
我真正認真的投入水草缸是在 18 歲的時候,
當時我在書店中看見了天野尚先生的書「自然水族缸世界(Nature Aquarium World)」。
我對書中由天野尚先生所創立的自然風水族缸感到震驚,
從那個時候起我開始了自然風水草缸的創作旅程。
最右邊站立者即是 George Lo(羅士俊)。

問:
哇~
很多人可能都是受到自然水族缸視界這本書的鼓舞。
你怎麼知道這就是你要的風格,
而且現在也已經接觸超過十年了?
答:
自從看到了以後,
天野尚自然水族缸世界一書中的圖像,
就已深入我心。
我一直都喜歡養魚和水草,
可是我從來都對自己的水草缸感到不滿意,
而且也總覺得這些缸子應該看起來更自然一點,
但就是不知道要怎麼讓水族缸看起來更自然。
而天野尚所創立的自然風水族缸給了我答案和方向,
我該如何讓自己的水族缸看起來更自然。
這是我決定追隨天野尚自然水族缸風格的主要原因。
問:
你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天野尚時的情景嗎?
答:
我第一次見到天野尚先生,
是 2004 年首度參加 ADA 自然水族缸聚會的時候,
當年我第一次參賽獲得了第 56 名,
收到了來自 ADA 的邀請函去參加聚會。
當第一眼見到天野尚先生時,
我有一點懼星症也有一些緊張,
不過這些很快就過去了,
因為天野尚本人很友善、幽默,
而且性格也很直爽。
舊金山的芳草園藝術中心展覽館內的 190 公升水草展示缸。

問:
還有哪些水族造景師是你很尊敬或能找到靈感的?
答:
有很多水族造景師是我很尊敬且從他們身上找到靈感。
我沒法想起很多名子來,
不過我從 2007 年 ADA 舉辦的世界水草造景大賽(IAPLC)的第二名,
台灣的水族造景師詹世賢身上學了很多。
(譯者在此恭喜詹世賢先生於 2009 年再度榮獲第二名)
另一個台灣的水族造景師是林郁鎮,
他在 2007 年的 ADA 的世界水草造景大賽中獲得了第 117 名,
也給了我許多的靈感。
林先生自己有一間專精自然風水族造景的店面,
裡面展示了許多很棒的缸子。
德國 Oliver Knott 的作品也提供我許多在創作方面的靈感,
他的作品不論是水草的健康和創意方面,
都是最頂尖的。
問:
你認為水族造景的難度有多高?
水族造景的技巧是與生俱來的嗎?
答:
我個人認為水族造景並不容易,
並不是把石頭和沉木放在好看的位置就好了,
水族造景師也必須很清楚的知道水草之間不同的成長模式和生長需求。
水族造景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就是要能夠預期自己的水族造景在水草長成以後會變成甚麼樣子。
我不相信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有水族造景的天賦。
想要進行水族造景,
就必須對水草的特有生長模式具備非常深入的了解,
也必須很清楚如何維護水草缸,
而這些知識都不是與生俱來的。
這些都必須透過學習養成的。
我相信一個水族造景師之所以變得優秀,
是因為對此嗜好的熱情使然。
展示缸尺寸:120x45x45 公分。

問:
此一嗜好對你來說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答:
我所面臨過的最大挑戰之一,
是在舊金山的芳草園藝術中心(Yerba Buena Center of the Arts)的展覽館內,
展是我們店內的水草缸長達兩個月的時間。
這之所以是個挑戰,
是因為我們必須搬運 90P(190)公升的展示缸至不同的地點,
我們必須確認水族造景在運送的過程中不至遭到移位或破壞。
況且展覽館是每天都對大眾開放的,
所以我們所面臨的另一個挑戰是,
隨時都要將水族缸保持在最理想的狀態。
問:
你自己在家裡有幾個缸子?
多久整理一次水族缸?
答:
我在家裡有八個水族缸,
我們在店裡有約 76 個水族缸。
通常我每星期整理一次店內的展是缸,
包括了刮玻璃面、換水、修剪水草或清洗過濾器。
展示缸尺寸:180x60x60 公分。

問:
你遇過藻類的問題嗎?
答:
我的確有藻類的問題。
對抗藻類的方法有很多,
不過最好的對抗方法就是預防。
我喜歡以較自然的方式對抗藻類,
而不是使用化學藥品。
我的一些做法是放養大量的食藻生物,
例如大和米蝦、白玉飛狐和小精靈。
而且從一開始就在水族缸內種植大量的水草,
健康成長的水草似乎對控制藻類非常的有效。
還有一個要素我認為很重要,
那就是過濾系統。
我通常使用了過濾器外包裝上所推薦過濾流量的兩倍,
例如一個過濾器是設計給 150 公升水量用的,
我就會用在 75 公升的水族缸,
有時候我一次就用了兩個過濾器。
我認為對水族造景新手來說,
最大的挑戰就是藻類的控制。
我發現這是大部分入門者的共同困擾。
問:
自然風和荷蘭式水族缸比較起來,
你的感覺如何?
答:
荷蘭式水族缸有不同的設計概念,
有莖水草在荷蘭式水族缸的運用很普遍。
我自己從未試著很認真的去創作荷蘭式水族缸,
不過這是未來我想嘗試的方向,
因為我是個有莖水草種植愛好者。
展示缸尺寸:60x30x36 公分。

問:
你覺得水族造景未來十年的走向如何?
答:
我預見未來的十年內,
不同風格的水族造景都很有潛力。
新的素材和技術越來越容易取得,
使得更多新的設計得以呈現。
舉例來說,
天然的素材如沉木和岩石的大小和型狀都不一樣,
水族愛好者每一天都能夠將這些素材與越來越多可取得的新品種水草組合在一起。
水族造景潛力的可能性是無可限量的。
問:
你會不會覺得現在的水族造景師變得重複性很高且缺乏創意?
答:
我個人的看法是,
不論是在網路論壇或比賽中,
我看到很多新穎且很有創意的水族造景。
我認為創意對水族造景來說是個非常重要的元素。
不過我記得有個自己學校內的科學教授說過:
「在科學領域中一個人必須能夠做不同的思考才能有新的發現,
不過在此之前一個人必須徹底學會基本原理,
並且儘可能的去獲取基本技巧。」
因此我建議水族新手先獲取水族造景技巧的基本原理,
日後才能談創立新風格。
展示缸尺寸:60x30x36 公分。

問:
你對水族造景新手有何建議?
答:
想擁有成功的水族造景最重要的元素就是:
具備不同水草間的成長模式的知識,
並且要把水草種得很健康。
我個人建議有抱負的玩家,
盡可能的閱讀各種種植不同水草的知識,
學習各種水草的成長模式。
同時也要儘量常接觸大自然,
而且觀察植物如何的成長,
或者岩石和沉木在野外環境中是怎麼的排列法。
問:
你弟弟 Steven 對水草缸的投入也很深,
我要問的是你們兩個誰的水族造景比較強?
答:
我認為我的水族造景功力比較強,
不過我弟弟覺得他比較行啦。
哈!
展示缸尺寸:30x22x26 公分。

問:
今天很高興能進一步的認識你,
你自己未來對水族的抱負如何?
答:
我一直在學習並嘗試運用新的技術於水族造景或維護自己的水族缸中,
或者找尋水草間的不同搭配組合方式好讓水族造景更好看。
我目前的目標是試著去尋找不需特別照顧的漂亮水草,
並且和水族造景技術結合在一起,
使得水族缸不太需要去維護,
尤其是修剪!
我希望把水草缸的嗜好推廣給更多的人,
因為我個人認為這是個很神奇且快了的休閒活動。
我們可從中學到很多有關自然和生命的東西,
我希望有朝一日水草缸嗜好在美國受歡迎的程度,
能夠變得和亞洲與歐洲一樣。
原文網址:
www.aquascapingworld.com/magazine/June-2008-Issue-4/Magazine/World-Class-Aquascaper-Georgo-Lo.html
原文討論:
www.aquascapingworld.com/forum/aquascaping-world-magazine-discussions/615-world-class-aquascaper-george-lo-focu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