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Paludarium
問:
談談你自己以及你如何進入水草缸的世界。
答:
我的姓名叫 Antonio Nikolic,
今年 25 歲來自克羅埃西亞。
我幾乎於 3 年前開始了水族休閒嗜好,
那時候我從網路上無意中看到了天野尚大師親手創作的水草缸照片。
當我越是搜尋他更多的水族造景設計時,
就越受到水草缸的感動。
天野尚的藝術作品太令我驚訝了,
於是我開始在本地尋找水草和水草缸。
打從一開始,
奈米水族缸就深深的吸引了我。
奈米水族缸是種小型且私密的水族造景,
是一般人都負擔得起的,
而且是藝術上的一大挑戰。
我的第一個魚缸是個 30 公升的水族箱,
裡面種植了一些容易栽培的水草,
還有一群金三角燈(Rasboras espei)。
雖然尺寸不大,「自然神祕主義」捕捉了大自然的最佳角度。

問:
請描述一下你如何發展出自己水族缸的硬景觀。
答:
硬景觀是由岩石和樹枝所組成的,
位於中景的區塊。
我花了很大的工夫才將三枝樹枝安置在底床裡,
使得整體看起來越自然越好。
我比較喜歡觀看自然原始的佈景,
而不是花園草坪的設計。
我要這些樹枝看起來像是真正落下的樣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
我想像著樹枝被水草覆蓋,
變成了水族新生命的一個完美家園。
我使用岩石來協助底床內支撐三枝樹枝,
而岩石由於水草在上面成長,
在水族造景上幾乎已經看不見了。

問:
很顯然你的硬景觀配置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是甚麼原因激發你佈景的最初願景?
答:
我從住家附近的灌木叢發現這個佈景的靈感。
就在我為了水族缸尋找新的裝飾材料時,
我看見了許多自然的景致,
還有我所喜歡的木塊。
除了由真正野外環境所找到的「真實」材料,
我想不出任何更好的東西可以用在我所創造的一小片自然天地。
知道了我所用的木塊是來自獲得靈感的地點,
使得我的水族造景用更真實的感覺。
我認為使用真實的材料,
不論是從設計或佈景的角度,
都具體實現了自然的精神。
就因為這個理由,
我把這個水族造景命名為「自然神祕主義(Natural Mystic)」,
就和巴布馬利(Bob Marley )的歌曲一樣。
這個微型水族造景 'El Naninjo' 是 Antonio Nikolic 目前最小的水族造景。
水族缸尺寸:72 x 32 x 40 mm,水量 ~ 90 ml。


問:
你的水草成長如此的茂密,
你是用哪一種施肥方法?
答:
大概從六個月前剛設缸的時候,
我並沒有規律的施肥。
在社缸的第一個月,
我甚至沒有添加任何肥料,
只有每兩天規律的換水 50%。
過去的一個月我開始更規律的添加肥料,
因為我發現水草的缺素症狀。
我開始添加微量元素和鉀肥,
並且試驗永久保存系統(PPS-Pro)的施肥方式。
我現在的劑量是每天添加:
1.5 ppm 的 KNO3、0.2 ppm 的 PO4、15 滴 Seachem flourish,
以及 7 滴 Easy-life Easycarbo(戊二醛)。
在固定成為規律的施肥劑量之前,
我進行了很多營養供應的實驗觀察。
唯一的常規計畫是每兩個星期進行 50% 的換水。
由於每個水族缸都不一樣,
我要找出哪一種肥料數值對於水草的成長最好,
包括了色彩和我所期望的狀態。
水族缸尺寸:38 x 18 x 21 cm
水量:15 公升
照明:Giesemann Megachrome tropic 金屬鹵素燈 70W
照明時間:8 小時
過濾設備:Resun 圓筒過濾器 200 l/h
水質:pH 6.3 - 6.6, KH 5, GH 7, 水溫 24 'C
二氧化碳: CO2 鋼瓶每日打 7.5 小時,點燈前 30 分鐘開啟,熄燈前 1 小時關閉。
擴散方式/速率:玻璃細化器,每秒鐘一顆汽泡
底床:底層~栽培土、火山岩和紅土顆粒(2-3 cm);上層~石英砂,顆粒大小 1-3 mm(2-5cm)

問:
讓我們來談談水族造景。
你如何一方面維持水草的成長,
同時又保持水族造景的佈景?
答:
我每隔 10-12 天就要修剪水草一次,
以免水草看起來像雜草蔓生,
並且破壞了我孜孜不倦所設計硬景觀。
在這個佈景中我使用了超過了 15 種的水草,
其中的 7-8 種是屬於大的(主要)群體,
其他的水草則做為重點點綴。
中景的部分由成長緩慢的水草所組成,
包括了大鹿角苔( Monosolenium tenerum)、迷你小榕(Anubias barteri var. nana 'Petite')、鱗葉蘚(Taxiphyllum alternans)、美國鳳尾苔(Fissidens fontanus)、鹿角鐵皇冠(Microsorium pteropus 'Windelov')和幼葉鐵皇冠(Microsorium pteropus 'Narrow')。
這些水草都附著於岩石和樹枝上以支撐其下沉。
成長速度緩慢的中景區域組成了水族景觀最濃密的部位,
而且也不需要特別的照顧。
由於我不太需要接觸到中景的水草,
就算我必須修剪後景的水草,
水族造景的聚焦點也還能保持整體的結構。
我放置在後景的有莖水草是最需要經常修剪的。
對後景而言,
我喜歡在背面玻璃附近使用細葉的有莖水草,
這種背景有莖水草的安置方式,
引導觀賞者的眼睛至與中景植物形成強烈對比的細葉構造和色彩,
達到了更深邃的感覺。
問:
水族造景對你而言最大的挑戰是甚麼?
答:
我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維持紅色有精水草的蒼鬱色彩。
我的紅松尾(Rotala wallichii)總是會縮頂,
在修剪斷頭以後的植株很少能長出側芽。
經過一番奮鬥,
紅松尾照著我的意思成長以後,
我決定要換成小圓葉(Rotala rotundifolia)。
我很高興這麼做了,
在規律的添加了兩倍劑量的 Flourish 以後,
小圓葉長成了很棒的色彩。
問:
你如何克服挑戰並完成這個水族造景?
你未來有何計訂的計畫?
答:
我目前正進行幾個大型的缸子,
也在等待適當的時機來加以展示。
我正在找一台更新的數位照相機,
以便捕捉我心目中缸子最美的一面。
我會持續保有自己最小的水族造景"El Naninjo",
讓我自己可以忙一忙。
奈米水族造景是一種挑戰和創造的喜悅。
有時候我在完成之後會想:
「哇!這是我做的嗎?」
我希望能夠鼓舞並增加具創意的「思考缸(think tank)」,
那麼水族造景師(不論老手或新手)都能突破水族設計的極限。
原文網址:
www.aquascapingworld.com/magazine/March-2008/Magazine/Interview-with-Antonio-Nikolic.html
原文討論:
www.aquascapingworld.com/forum/aquascaping-world-magazine-discussions/304-interview-antonio-nikoli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