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單是水草界,
就連兩爬類也有很多未經證實的說法,
台灣的冬天是否對輻射龜而言太冷了,
令人心生疑竇......
去年由於對輻射龜(Astrochelys radiata)產生興趣,
開始針對輻射龜的生態與國外的飼養經驗展開搜尋,
尤其是針對越冬的問題,
根據台灣水族界的說法,
冬天的夜晚最少要保持在 20 度以上,
可是我越想越奇怪,
輻射龜在馬達加斯加的野外又沒加溫,
那麼原產地的冬天夜晚真的也都超過 20 度嗎?

輻射龜在馬達加斯加原產於西南方的乾燥森林裡,
因為地處南半球,
這也是馬達加斯加最南邊(最冷)的地方,
由原產地最西北邊的城市 Tulear 氣候來看,
冬天的平均最低溫大概不到 15 度,
但如果再將 Tulear 與台北市的年均氣溫來做比較:
我們發覺就算在台北市,
也只有一月和二月兩個月對於輻射龜而言太冷一點。
無獨有偶的,
德國一位研究學者記錄了 Tulear 於 1996 年的氣候,
裡面出現了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數據:
Tulear 的冬天絕對最低溫出現了 6 度的紀錄,
而且這還是最北邊(也就是最熱)的地點,
越往南邊的氣溫相信會更低。
而輻射龜至今在野外不但沒絕種,
數量還龐大的很。這不禁令人懷疑,
輻射龜真的有那麼怕冷嗎?
恰巧 2002 年有一篇德國的輻射龜研究論文http://www.schildkroetenimfokus.de/wif/heinle01.htm提到了輻射龜的繁殖,
文章中提到了五到九月的戶外放養時,
夜間只有當氣溫低於 12 度時才加溫。
由此看來,
台灣的輻射龜玩家對於輻射龜呵護有加,
但實際上輻射龜真的有那麼怕冷嗎?
至少我根據查證到的數據與親自的體驗來看:
輻射龜沒那麼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