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在小緬星在北台灣戶外過冬紀實一文當中提到了,
緬甸星龜並不愛進入精心佈置的龜窩內睡覺,
而是喜歡躲在樹幹下休息,
甚至在當天氣更冷的時候鑽進枯草堆中睡覺,
因此讓我直覺的意識到,
野外的緬甸星龜很可能是躲在枯草落葉堆當中過冬的。
一位熟識的老友曾在 2011 年親自造訪緬甸,
他根據當地居民的傳述,
緬甸星龜在冬天時會挖土躲在地下進行冬化或冬眠;
而且我們在與兩位烏龜專家 Gerald Kuchling 和 Win Ko Ko 會談一文中,
緬甸的烏龜專家 Win Ko Ko 先生也曾表示,
緬甸星龜在冬天的時候會挖地洞躲起來。
但我的陽台也有一盆產卵用的沙堆,
這還是依據德國前爬蟲協會會長 Thomas Vinke 針對輻射龜產卵的混和沙土配方。
然而我家的緬甸星龜始終不可賞臉挖沙自埋,
始終只喜歡躲在枯葉落草堆中,
因此不禁令人懷疑,
緬甸當地人在冬季找不到緬甸星龜,
很可能其實是躲在落葉枯草堆中,
但卻被人誤認是挖地洞躲起來了。
當然了,
我的飼養環境和原產地差異相當大,
或許緬星針對不同環境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這也是無法排除的可能性。
去年冬季意外發現緬甸星龜並不愛挖土躲藏或進入龜窩內睡覺,而是平時喜歡躲在樹幹下,天冷時則躲進枯草堆內,於是有了今年冬天的枯草落葉堆躲藏處靈感來源。
既然緬甸星龜在北台灣的氣候條件下,
選擇躲在落葉枯草堆中躲藏越冬,
那麼就乾脆把落葉枯草層的鋪設厚實一點,
好讓緬甸星龜能夠在裡面找到自己最舒服的位置。
剛開始的時候,
我就把陸龜吃剩且乾枯的葉菜往堆積處丟過去,
秋天以後陸龜的食慾漸減,
很容易就有吃不完的剩菜;
再加上氣候日漸乾燥,
只要不去灑水,
葉菜不用幾天就會完全乾燥。
逐漸的,
餵食減少也就乾燥葉菜也乾著減少了,
於是我便拔起陽台花園中的禾本科雜草來增厚枯草層。
但總覺得厚度還是不太夠,
因為德國的陸龜專家 Bidmon 博士也在 2004 年發表了印度星龜(Geochelone elegans)在厚厚的落葉堆中休息,
進而使陸龜流淚與流鼻水症狀消失的報告。
所以我不斷的增加落葉枯草堆的厚度,
包括行道樹的落葉也撿回來充數。
直到有一天在娘家看到外傭正在打掃院子內滿地的楓葉並且裝袋準備丟掉,
我靈機一動索性就把這一大袋的楓葉給帶了回來。
當然免不了的,
此舉又遭到老婆大人數落一頓:
打灑落葉要丟棄都來不及了,
怎麼會為了烏龜去把垃圾給扛回家來!
我唯一能夠回嘴的,
也就烏龜在野外本來就是躲在落葉堆內休息,
如果我們家的烏龜真的不愛躲在落葉堆內,
那就當作是我的一次教訓吧,
大不了明年就不再扛落葉回家了!
剛從枯草落葉堆中現身的緬甸星龜,可見到背甲上略有濕潤的現象,這是在過去幾個月的冬天所未曾見到的。根據去年的經驗,春天到來天氣日漸濕潤回暖,很快的緬甸星龜的冬季藏身處將消失無蹤。
就這樣,
我精心幫緬甸星龜蒐集的枯草落葉堆就這麼完成了。
這堆枯草落葉到底有多少種類,
我自己也完全搞不清楚,
但數量佔最大的就屬從娘家扛回來楓葉了。
而兩隻緬甸星龜果然也很喜歡我幫牠們佈置的越冬藏身處,
沒讓我失望。
不過在過去的三個月當中,
發生過兩次緬甸星龜們從落葉枯草堆中爬出,
並且躲到龜窩內去休息。
第一次見到緬甸星龜爬進龜窩躲藏時,
我原本以為緬甸星龜開始喜歡上龜窩了,
但心想實在不太對勁,
會不會是落葉枯草堆裡出了甚麼狀況。
果然,
當我把枯草落葉堆翻開來看時,
發現了一大堆螞蟻正在努力的四處搬運食物,
我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
緬甸星龜並非改變主意喜歡上了龜窩,
而是受不了落葉堆內的螞蟻騷擾。
於是我用不傷脊椎動物的天然草藥配方除蟲劑來噴灑落葉堆,
果真迅速殺死了一大堆的螞蟻。
隔日兩隻緬甸星龜就回到了枯草落葉堆中繼續睡覺去了。
大約一個星期以後,
我第二次發現兩隻緬甸星龜逃離枯草落葉堆,
二話不說就拿起除蟲劑並翻開落葉堆,
對準裡面的整群螞蟻大開殺戒。
從此以後,
雖偶見少量螞蟻在落葉堆內爬行,
但由於緬甸星龜不以為意,
我也就不再殺生了。
而我也從中學到了教訓:
剩菜最好不要拿來用,
因為就算乾枯了那終究還是食物。
緬甸星龜所躲藏的枯草落葉堆,主要是待在這個位置。由於天氣日漸回暖,下方可見到類似菌絲的結構,但這一層尚屬乾燥,因此比較不會影響到陸龜的健康。
冬季使用枯草落葉藏身處的另一個重點是要避免潮濕。
濕冷的環境對陸龜而言是個很大的傷害,
於是乎過去幾個月來,
我在澆花時總是小心翼翼的,
以免將水灑到落葉堆上,
好讓落葉堆盡量保持乾燥。
而這個冬天的氣候還算不錯,
至少不像去年一樣總是陰雨綿綿的,
經常可以見到陽光出現,
甚至因為雨量過少而出現了水庫缺水的情形。
無論如何,
枯草落葉堆也並未遭雨水淋濕,
從表面上看來,
整個冬天都維持著乾燥的外觀。
前一陣子為了撲殺螞蟻而翻動過枯草堆,
當時注意了一下底層的狀況。
雖說枯草堆從未刻意淋水,
但最底層仍舊看得出葉片並非乾燥而是略帶潮溼,
甚至有些葉片已被緩慢分解成了黑色土壤狀,
也就是相當於堆肥的作用。
前兩日我再度將落葉枯草整個堆翻開總檢視,
這次見到了更多的植物分解成黑色土壤狀。
而且或許是因為氣溫回升的關係,
還可見到一些菌類的生長。
不過緬甸星龜躲藏的位置,
並未挖掘至如此的深層,
主要還是在中間還算是乾燥的位置,
這似乎意味著,
緬甸星龜也不想去碰觸腐解活躍的底層。
但是根據去年的觀察來看,
從四月開始由於氣溫回升加上春季的大雨滂沱,
這些腐解作用的速度將快得驚人,
很快就會變成一堆爛土,
最後不是被我拿來當成有機肥料,
就是被大水沖刷洗淨。
只不過今年的枯草落葉堆相當的厚實,
腐解的速度就有待觀察了。
枯草落葉堆的最底層,可見到類似黑色的腐植土和白色菌絲,這就像是堆肥發酵的現象。雖然過去幾個月來從未澆水,但底層依舊可見濕氣(非溼答答)。根據去年的經驗,四月開始整個落葉枯草堆就會快速被類似的黑土給取代掉。
簡單的說,
給緬甸星龜躲藏用的枯草落葉堆,
就像是一個緩慢進行發酵作用的堆肥。
喜愛園藝或農業的人士都知道,
堆肥在發酵過程是會產熱的。
但由於這段期間內我完全不提供枯草落葉堆水分,
在僅能從大氣吸取溼氣的條件下,
發酵過程的進行非常的緩慢,
於是乎熱氣的產生減少很多,
而發酵過程的可能伴隨毒性物質也不致快速累積,
畢竟這個枯草落葉堆並非處於密閉的空間內,
而是在開放式的環境中,
因此對於陸龜的可能傷害也降至了最低。
枯草落葉堆在發酵分解過程中所產生的熱氣,
或許是緬甸星龜喜歡或願意躲在裡面的原因。
然而緬甸星龜也可能因本能的關係,
並不會將自己埋藏到腐解作用最旺盛的最底層,
因此所遭受的可能毒害也跟著降低了。
話又說回來,
先前的兩次螞蟻侵入事件中,
螞蟻顯然在枯草落葉堆的最底層過得好好的,
但那時候畢竟是冬天溫度最低的季節。
最重要的是,
這個落葉枯草堆當中,
雖然有些許的剩菜葉,
但並沒有添加動物性的物質,
所以在白質(含氮物質)相對稀少的條件下,
在過去的幾個月中,
始終沒有散發出腐臭的味道。
2013 年 3 月 17 日中午的小緬星,背甲看起來還不錯無發霉現象。進入三月以後,緬甸星龜的活動日漸增加,已經可見地板上多處「排酸」的痕跡。只可惜我未當場見到是哪隻烏龜排的酸。
總結這次以枯草落葉堆的躲藏處越冬方式,
從過去兩年的經驗回顧來看是可行的,
特別是對於想減少追求自然或減少人工干預的陸龜飼主,
枯草落葉本來就是陸龜原棲地很常見的冬季景觀。
但若要使用枯草落葉當作陸龜的隱身之處,
仍有一些細節必須注意。
除了盡可能不讓枯草落葉堆淋到水以外,
例如吃剩葉菜也應避免使用,
葉菜雖經乾燥後不易腐敗,
但畢竟是相當有營養的食物,
悶在底層久了以後,
照樣會吸收濕氣並進行快速的腐化分解,
最立即感受得到困擾,
就是螞蟻大軍出現騷擾安睡中的陸龜。
幸好緬甸星龜並非在枯草落葉堆中冬眠不醒,
還能即時逃離螞蟻的騷擾。
至於枯草落葉堆的厚度,
這次越冬時所用的厚度超過了 20 公分。
是否有必要使用那麼大量的枯草落葉,
有待做進一步的評估。
雖然落葉堆不會嫌太厚,
而原產地的緬甸星龜也可能在冬天時躲在枯草落葉下方,
未必會挖地洞躲起來,
不過原產地是否有動輒超過 20 公分的落葉層,
很令人感到疑惑。
隨著冬去春來的到來,緬甸星龜躲在枯草堆中若隱若現的模樣,只能等到下個冬季來臨時才看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