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我家的天然水草缸今天也已經滿一週年了。
距離上次更新(2008 年 7 月 6 日)也有八個月了,
其實去年九月以後因故疏於照顧,
這個天然水草缸的表現並不怎麼好,
天然水草缸也不需特別的照顧啦,
但至少水草該修剪時也得動手,
以免強勢的水草到處漂浮遮光,
此缸就是大寶塔四處為害。
此外我由於好奇心使然,
去年九月的時候將原本的的燈管給換掉了,
現在裝上的是比較暗的 JBL 全光譜燈管 4000K + 9000K。
說實在的剛裝上去我就後悔了,
因為我的眼睛實在感覺不出太大的色彩表現差別。
原本想犧牲流明來換取色彩的,
如今照度果然下降了,
但色彩的表現卻感覺不出來,
尤其又是那麼昂貴的燈管......
或許對於陸生植物而言,
少了水這個會吸光的介質,
色彩表現才會感覺得到差異吧。
先來看看今日(2009 年 4 月 5 日)拍攝的全景照片:
全光譜燈管的色彩表現有比較好嗎?我實在感覺不太出來。

此缸先前一方面殆於照顧,
一方面很可能是用了乾燥過後的陽明山土,
有一些水草的成長並不怎麼好。
羅貝利草(Lobelia cardinalis)和小血心蘭後來可說全滅,
這和當時娘家缸的盛況截然不同。
幸運的是,
底泥或許經過了一年的日漸累積,
水草的成長狀況有日漸好轉現象。
先前躲在陰暗處,碩果僅存的小血心蘭。

我在去年的最後一日(2008 年 12 月 31 日)經過了幾個月的怠慢後,
終於動手好好的整頓這個天然水草缸了。
除了成長過度茂盛的大寶草狠狠的修剪以外,
也在原本羅貝利草的地方種入了魚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另外也種入了翠蘆莉(Ruellia brittoniana)。
魚腥草和翠蘆莉都是常見的園藝植物,
而且具有挺水生長的特性,
也算是水生植物的家族,
我基於好奇也基於懶得花錢,
直接把花園內的這兩種草拔了幾株來試栽。
魚腥草因缺二氧化碳而發生嚴重葉片破洞。

魚腥草在水下轉水中葉速度很快,
但在我的天然水草缸中嚴重的破葉,
這應是和二氧化碳嚴重不足有關。
而魚腥草在「水族寵物生態雜誌社」周社長的水族缸中就長得很好。
很多水族業者和草友老愛把水草破葉歸咎於缺鉀現象,
但 Tom Barr 的看法卻不同,
他覺得缺鉀的確是可能性之一,
但更大的嫌疑犯卻是二氧化碳,
而且二氧化碳造成的水草破葉經常遭人忽略!
打二氧化碳環境下的魚腥草並無破葉的現象。

由於魚腥草在天然水草缸中的表現不佳,
於是我種入了荷蘭式水草缸最喜歡的街道水草蘇奴草(Saururus cernuus)。
蘇奴草在同一位置的表現,
顯然就比魚腥草來得優秀多了,
雖然也有一兩株發生破葉的現象,
但看得出來對於低二氧化碳環境的適應,
比魚腥草來得優秀。
蘇奴草對低二氧化碳的環境適應較魚腥草來得好。

而翠蘆莉就很奇妙了,
從 2008 年 12 月 31 日種植至水下,
至今始終無啥變化,
水上葉和原本的花苞都還在,
既不腐爛也不掉葉,
而頂芽卻看似有所成長(太久沒做照片記錄了),
害我想拔掉卻又捨不得,
或許在打二氧化碳的環境下,
翠蘆莉會有所表現也說不定。
翠蘆莉在天然水草缸中站立了三個多月不動聲色。

此缸在二月初也發生了一場人為意外災難。
話說當時我想水族缸中添加硫酸鋁(Al2(SO4)3),
在一邊添加藥粉時我習慣看著 pH 自動控制器的數字變化,
雖然現在不需要控制二氧化碳了,
但至少機器還有監測的功能吧。
然而我不斷的到入藥粉卻始終看不到 pH 值有所異動,
於是猛然看了藥罐的標籤一眼~
天呀!我竟然倒入了一大堆的硫酸鎂(MgSO4)!!
立刻住手以後原本想直接換水的,
但我此時心裡突然一橫:
乾脆來觀察看看硫酸鎂過量後的水草反應如何!
接下來的兩三日裡果然有了後續的災難了。
首先是魚隻不斷的死亡,
包括紅蓮燈和紅鼻剪刀等已經又肥又大的元老魚種;
其次是許多種水草發生了白化甚至縮頂的現象:
包括了魯賓葉底紅(Ludwigia repens 'rubin')、紅雨傘(Proserpinaca palustris)和大寶塔全都發生了縮頂,
其中魯賓葉底紅還發生了白化現象。
魯賓葉底紅在硫酸鎂意外事件中受傷最重也恢復最慢。至今可見一些白化的頂芽。

眼看著魚草每況愈下,
我終於在大量添加硫酸鎂的七日後進行 80% 大量的換水。
然而換水之後魚隻的死亡依舊繼續發生,
當然了此缸超過半年以上沒換水了,
突然大量換水的滲透壓改變也是要考慮的。
不過基於先前娘家天然水草缸大量換水後導致七彩神仙全滅的教訓,
這一次我進行了導電度的測量,
很確認導電度在換水的前後差距只有 40 ppm。
在換水之後的紅雨傘和大寶塔日漸恢復了生機,
但魯賓葉底紅的復原卻很慢,
至今還可在一些植株上看見白化的頂芽。
型態非常令人滿意的大寶塔。根據 Tom Barr 的說法,讓輪生狀水草在低 CO2 和低 PO4 的環境下莖節比較不會抽長。

在魚隻陸續死亡逐漸告一段落並穩定下來後,
我在兩個星期前決定補充一些新水族缸嬌客,
於是買了十尾的紅鼻剪刀回來放養,
經過了一個星期後這些新來的紅鼻剪刀全都健在,
原本才剛感到鬆了一口氣的,
不料仔細觀察了一下卻發現大部分的紅鼻剪刀都長了白點!
啊哈!我太久沒見過白點病啦!
這讓我機會來做一些試驗,
我最想做的是戊二醛對白點病的療效如何?
於是我拿起了 Azoo 所贈送的「水草有機碳源」來實驗,
由於過去幾天氣候涼爽,
水族缸的溫度始終保持在 22.5~23 度之間,
我決定不調升溫度,
想試看看戊二醛在低水溫時對白點病的療效。
添加了有機碳源後逐漸變紅的紅雨傘。想令水草變紅,碳元素是很重要的。

我連著三天在這個三尺缸內(160~180 公升)添加了 10 cc 的 Azoo 水草有機碳源,
初期覺得沒啥效果,
紅蓮燈身上的白點病一樣嚴重。
三日後覺得白點病沒有起色,
所以停用了水草有機碳源。
在接下來的日子就純觀察而已,
沒想到紅鼻剪刀身上的白點病日漸好轉,
目前幾乎只有一兩尾身上還有一兩點而已。
不過紅蓮燈就可憐多了,
身上依舊佈滿了白點,
幸好沒有死亡的案例發生。
至今紅蓮燈的身上還是有白點存在,
我決定暫時不予理會,
先觀察看看再說。
遭新來的紅鼻剪刀傳染,身上佈滿白點的紅蓮燈。

這個天然水草缸設置一年來的最大驚喜是:
沒有惱人的藻類!
先前的娘家天然水草缸始終為藻類所惱,
尤其是剛毛藻。
我家裡的天然水草缸雖然二氧化碳提供量略遜一籌,
但在藻類方面的表現堪稱令人欣慰。
唯一看得到的藻類是底砂下的藍綠藻,
而笠螺也很盡責,
經常鑽入底砂吃藍綠藻,
藍綠藻至今都沒有機會冒出來。
況且家裡的天然水草缸設立至今從未清洗過濾器,
這或許和我餵食量少很有關連。
在此也提醒打算設置天然水草缸的朋友,
陸地的土壤最好使用「新鮮」的土壤,
我使用了放置好幾個月的乾燥陽明山土,
泥土中的許多有機質很可能以先進行了分解,
大大降低了日後入水時的二氧化碳提供能力。
希望我身上的經驗能提供大家一個借鏡。